【轉貼】曹雪涛《自然》子刊:天然免疫现状与未来

曹雪濤《自然》子刊:天然免疫現狀與未來


曹雪濤《自然》子刊:天然免疫現狀與未來


導語
機體如何及時啟動天然免疫反應以有效地清除病原體入侵,同時又適度控製免疫應答強度並能夠及時終止免疫應答而不損傷機體自身組織?這是免疫學根本性關鍵科學問題,對於免疫系統功能的發揮與機體自身穩定至關重要。12月29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學綜述》(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的長達16頁的綜述性評論文章,系統總結了天然免疫應答領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該領域存在的挑戰性問題,歸納性地提出了天然免疫應答5種調控模式並前瞻性地提出了11個重要研究方向。

PRRS信號通路及其調控因子

近20年來,免疫學家對於天然免疫識別、應答與調控的細胞與分子機製取得了許多進展,對於炎症的分子機製與調控紊亂所導致的眾多疾病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提出了許多新的幹預靶點以及新的治療策略。2011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授予了天然免疫應答機製反映出了該領域的重要性和前沿性。如何總結以往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性研究方向,是免疫學界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問題。

PRR信號自身調控的整合模型

在天然免疫與炎症的研究領域,模式識別受體(PRR)的結構與功能研究是該領域核心研究內容與熱點,曹雪濤院士將這些研究結果進行了系統性總結,從天然免疫應答自身調控的角度,提出了5種調控模式,包括PRR蛋白降解、亞細胞轉位、誘導性表達、募集抑製因子與輔助增強子模式;從天然免疫應答交叉調控的角度,提出了5種調控模式,包括協同效應、增強效應、阻抑效應、反饋抑製效應和反饋增強效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該研究領域值得關注的11個研究方向。


PRR信號通路交互調控的多機製模型

據悉,國際頂級學術雜誌會定向邀請某個領域有學術影響力並對於該領域有實質性貢獻的資深著名科學家就特定研究領域進行回顧性總結,並根據自身研究的體會與思考,站在學科前沿提出該領域面臨的挑戰性難題與展望未來研究方向。這是我國學者第一次應邀為《自然免疫學綜述》撰寫綜述性評論長文,也客觀反映出我國免疫學家在國際同行中已經具有相當的學術影響力。


自身免疫調控的平衡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物专业的软件介绍

如何自學生物資訊學